热门搜索: 新闻 文化 旅游
新闻详情-首页

努力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添生气,固元气

2018-06-06 08:49:19

努力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添生气,固元气

——郎溪县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的调查与思考

郎溪县关工委

2015年初,郎溪县关工委一班人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,对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、孩子教育好、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”、要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等淳淳教导深受启迪和鼓舞,及时召集县教体局、县妇联会、团县委共同研究制订在全县学校、家庭、社区开展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的实施方案。活动受到上级关工委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,得到社会、学校、家庭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。三年多来,晒家风、传教风、比家风、兴家风系列教育活动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家风正能量激活千家万户优秀基因,为广大青少年怡情养志,修身齐家,涵育文明提供着丰富的滋养,使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更加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添生气、固元气,营造了学校、社会、家庭携手育人的良好氛围。

接地气,萃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育新人

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中,各地涵养“精神道德”的诗文典故、民谣、赞歌、名言、家书、训规、乡俗、俚语被陆续挖掘、疏理、编印成册。经初步考究,这些丰富庞杂的零散文化作品,大多是明清以来,世俗文化发展的产物,用以教导人们修身齐家、为人处世。从道德修养到成才立业的培育,从生活经验到文化习俗的演驿,可称得上是南方社会生活的白描,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。时至今日,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如“一念激烈,则跬步千里,一念沉溟,则瞬息万年”。劝人们趁年轻努力奋斗,认为一个人在年轻时,“上有父兄之庇,下无妻孥之累”、“志得气盈,精神强健,稍一着肩,立地可成伟器。”这种少年立志的昂扬精神,值得中华所有青年铭记在心。又如飞鲤镇的三立堂村,“立德、立业、立言”的古训薪火相传,激励后人修身齐家,建功立业,今天读来仍催人奋进。再如“天无日无明,人无信不立”,“厚德传家,勤俭持家,文明治家”,“孝亲敬上,择善而从”,“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”,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,“勿贪意外之财,勿饮过量之酒”,“见穷苦亲邻,须加温恤。”,“刻薄成家,理无久享;伦常乖舛,立见消亡。”,“见富贵而生媚容者,最可耻;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。”,“家门和顺,虽饔飧不济,亦有余庆”,“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”八字警句等恪守信条,道出了炎黄子孙修身齐家,为人处世的真谛,我辈当发扬光大。还有许多乡俗俚语,如百姓中广泛流传的“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”,“当大还大,当小还小,别让孩子失了家教”,“为人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心不惊”,“勤俭节约针挑土,铺张浪费浪打砂”,“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“火要空心,人要忠心”等口头禅,虽言词浅近,语不深奥,但句句通达,事事贴情,无不折射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光华。许多学校和单位通过广泛收集、认真梳理,编印出一本本专辑,并从中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,供青少年阅读领悟,不断增强他们的认同感。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接上了地气,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丰厚滋养。

聚人气,构建携手育人新格局

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各参加单位和学校、社区、家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推动活动扎实有序开展。关工委积极动员广大老同志带头宣扬家风,从自己家庭做起,发挥亲情优势,教育好子孙后代。1700多名“五老”每人联系1—2户缺乏家教经验的家庭,上门开展家风家教活动,使所联系的家庭未成年人从小接受人生观、价值观、道德观教育。县关工委主任吕志飞多次到家长学校作家风家教演讲报告,受到家长和学校师生的高度赞誉。在各类学校,普遍开展“我的传家宝”征文活动,举办家风报告会、演讲会、主题班会、书画竞赛活动,把“好家风伴我成长,我为好家风增光添彩”活动不断引向深入。各级妇联组织以寻找“最美家庭”为抓手,坚持“议良好家风家训,讲家庭和谐故事,晒家庭幸福生活,展家庭文明风彩,秀家庭未来梦想”五个环节,由基层妇联组织,建立“最美家庭”宣传栏、光荣榜,定期举办文明家风交流会,“最美家庭”故事会。县妇联还精心组织报告团,到乡镇、社区、学校开展“最美家庭故事”巡讲活动。各级共青团组织,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,献爱心活动,鼓励广大青少年勇于践行传统美德。在学校、社区、乡村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体的漫画墙群,诗文匾额,风物景观,构建一道道偿心悦目的文化长廊,供人们尽情地品味、领悟。在广大家庭,传承优良家风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,祖辈忆家史,话家风、立训规、传后代;家庭成年人,身体力行把孝亲敬老爱幼、诚信厚德友善的家风付诸实践,做出表率;家庭未成年人逐步认同和顺从好家风。许多家庭,大人的言行影响着孩子,孩子的善举又感动着大人。在乡村、社区,“竞比家风”,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。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携手联动,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聚集了暖暖的人气,营造了浓浓的氛围。

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,是传统文化的华丽蜕变,是浩然正气的“中国精神”的璀灿标识。因此,在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中,我们还突出抓了“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教育活动。县关工委、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、党史办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发文,印发活动方案,作出具体部署。几年来,组织报告团成员结合郎溪历史,收集编写党史、国史、抗日战争题材的讲稿20多万字,出版发行了《烽火郎溪》、《新四军在郎溪》、《新研会会刊》等多部红色书籍。组织报告团到学校作宣讲报告200多场次,受教师生10万多人次。县关工委还把聂皖辉同志制作的《长征与长征精神》课件原原本本发至学校和机关单位网站,为各地开展红色教育提供有力支持。目前,中共中央特派员夏雨初烈士墓、郎溪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新四军在郎溪活动旧址等一处处红色教育基地陆续建成,来这里接受教育的青少年络绎不绝。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促进了文明家风的传播,还在更大范围和空间形成了携手育人的良好格局。

添生气,创新教育方式求实效

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”活动中,各地针对青少年特点和个性,积极创新教育方式,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。一是注重教育内容情感化。各级妇联组织大力推动“亲子悦读”、“爱心妈妈”活动,着力打造“特色最美家庭”;学校陆续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献爱心,做服务,表演文艺节目,与老人们欢聚一堂。近几年,清明时节,各地又纷纷推出“清明扫墓忆先人,焚香祭祖话家风”活动,引发老人对家史、国史的回忆,畅谈美好生活,提炼彰显家风、家训的标志性语言,让青少年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。二是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化。学校普遍开展经典诗文朗诵、书画比赛、文艺表演活动,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。三是推动先进典型引领化。几年来,学校、乡村、社区,始终把“比家风、传美德”作为活动的中心环节,着力开展评德立范活动。关工委系统有12名“五老”、“8名留守儿童”受到省市相关部门表彰;教育系统受到省市相关部门表彰的“美德少年125名”。全县共推出“最美家庭2500多户,受到省市表彰的有35户。活动中,各类道德模范如雨后春笋,层出不穷。身边的典型教育和引领身边的人,择善而从、从善如流,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、入心入脑。

固元气,坚持细水长流促提升

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风尚,也是每个人的元气和品质,是最能打动人的无形力量,是生动活泼的精神追求。传承好家风是永无完结的历史进程。好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,它需要长期的“润物细无声”。对于青少年来讲,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,自我修炼,固本清源,始终保持足够的元气和内在动力,才能使家风正能量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永远听党话、跟党走,为实现成才立业、报效祖国不懈努力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应当起到正面影响,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,并长期坚持下去。为此,今年年初,县关工委和相关部门又联合发出通知,开展“正家风、立家风、传家风,建家庭文化,显家庭智慧”活动。活动伊始,萃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《集贤广益》、优秀征文汇编《传承好家风、铸就中华魂》、《最美家庭故事集》、《曹全镖传》、《义武护身走江南,耕读传家世缘长》等“家风吹送正能量“活动中涌现的文化作品流传开来,引起良好反响。一些家庭,老少共赏,边学边议,提炼出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时代新意的家风标志性语录,并用中堂、对联、匾额、手机平面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,作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。在学校,持续举办家风、家教报告会、“好家风伴我成长”演讲会,书画、征文比赛等益德益智活动。在乡村、社区,新乡贤文化建设和家庭读书活动俏然兴起,助力扶贫的扶志、扶智教育,“智慧三农”报告会络绎不绝;以评德立范为推手,竞比家风活动既高潮迭起又细水长流,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,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补上饱满的元气。

回顾过去,以传承好家风为抓手,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,我们深感取得了难得的实效,也积累了一些经验,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;面向未来,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适应新时代、新指南、新战略、新作为的要求,我们有如下思考。

一、传承好家风是以德育人的重要课题。家风是怡情养志,涵育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包涵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取向,从精神层面的“深入”到实践行动的“浅出”,具体、鲜活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生动展示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。这里既有为国家、民族献身的“大事、大节”,也有许多零碎而不显眼的“小事、小节”,但汇总起来便彰显出系统而了不起的“中国精神”、“中国力量”。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,丢不得,丢不起。我们必须把传承家风正能量作为以德育人的重要课题,坚持不懈,常抓常新,以久久之功提高工作水平和实效。

二、注重家风家教是携手育人的必然要求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风对家庭成员影响最为直接,一个人的德行与成败,往往能从其家庭环境中寻找到根源。抓好家风家教,激活家庭优秀基因,为孩子优化“第一课堂”,是完善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结合网络,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,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,巩固学校教育成果,形成家庭、社会、学校携手育人强大合力的必然要求。

三、科学精准设计是取得活动实效的关键举措。关工委助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加强学习,深入调研,才能创新思路,发挥“五老优势,拾遗补缺,精准谋化,科学设计,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在活动设计上,既要搭好 “天线”,又要接通地气,让青少年既能沐浴“天线”的阳光雨露,又能汲取“地气”的丰厚滋养;在活动内容上,既要突出主题,又要丰富多彩,让青少年既能提升精神品质,又能收获知识、才艺和快乐;在活动方式上,既要有生动的说教报告,又要有鲜活的实践体验,让他们感受践行美德的荣耀、自信和愉悦。在活动推动上,既要勇于担当,出谋划策,又要协调各方,营造合力,努力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。

四、坚持重点活动引擎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。关工委工作的核心要意是以育人为本,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贯穿于“促进健康成长”这条主线,并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。工作实践证明,只要注重抓好带有全局性、牢动性的重点活动,就能发挥引擎作用,带动各项活动,促进整体工作实效的提升。

“注重家庭,注重家教,注重家风”,为我们找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点和源头,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携手育人指明了途径,只要我们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精心组织,常抓不懈,就一定能够取得新成效,不断为造就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贡献。

2692
关闭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